发布:2025-09-04 浏览:38 次 来自:本站
粮库整仓熏蒸和膜下熏蒸是两种主流的熏蒸技术,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应用场景。
下面小编将详细解释它们的优势、区别以及如何选择。
整仓熏蒸是指在不覆盖粮面的情况下,对整个仓库(包括粮堆空间和粮堆上方的空间)进行密封并施放熏蒸剂的传统方法。
优势:
杀虫彻底,范围广:不仅能杀死粮堆中的害虫,还能有效杀灭仓房空间、墙壁、屋顶、缝隙等处的害虫,防止害虫交叉感染和再侵染。
技术成熟:这是应用最久、最经典的熏蒸方法,操作规程、剂量计算和安全管理体系都非常完善,工作人员熟悉流程。
便于气体扩散:由于有巨大的空间,熏蒸气体(如磷化氢)可以均匀地扩散到仓房的各个角落,浓度相对容易保持均匀。
适合空仓消毒:在粮食入仓前,可以对整个空仓进行熏蒸,彻底清除仓内残留的害虫和虫卵。
劣势:
用药量大:因为需要填充整个巨大的仓房空间,磷化铝等药剂的用量非常大,成本高。
密封难度大:需要对整个仓库的门、窗、通风口等进行极其严格的密封,密封作业工作量大,且容易因密封不严导致气体泄漏,影响效果并造成环境污染。
散气时间长:熏蒸结束后,需要很长的的时间(通常数天)让仓内高浓度的毒气自然扩散或机械通风排出,影响作业进度。
对作业人员风险高:投药、检漏、散气等环节,工作人员暴露在高浓度毒气环境中的风险较高,安全要求极其严格。
对环境不友好:大量的熏蒸剂最终会逸散到大气中。
膜下熏蒸是指在粮堆表面覆盖一层专用薄膜(PVC或PVDF膜),将熏蒸空间限制在薄膜下方的粮堆内,然后通过预先埋设的管道系统施放熏蒸剂的方法。
优势:
用药量少,成本低:熏蒸空间仅限于粮堆孔隙,不再包括巨大的仓房空间,因此磷化铝用量可减少50% - 70%,显著降低了药剂成本。
密封性好,效果好:只需要密封粮面,相比密封整个仓房要容易得多,有效防止了气体泄漏,能长时间维持粮堆内有效的致死浓度,杀虫效果更可靠。
安全性高:毒气被限制在薄膜之下,大大减少了仓房空间和工作环境的毒气浓度,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中毒风险。
环保持续:用药量少且泄漏少,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显著减小。
熏蒸作业灵活:可以随时通过管道补充药剂,实现“长期低浓度”的绿色熏蒸理念,更好地杀灭抗性害虫和虫卵。
散气快:熏蒸结束后,只需揭开薄膜,散气速度快,不影响后续作业。
劣势:
初始投资高:需要购买专用的薄膜和铺设管道系统,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。
仅针对粮堆内部:主要杀死粮堆内的害虫,对于仓房空间、墙壁等处的害虫效果有限。因此通常需要结合空仓消毒等其他措施。
对薄膜质量要求高:薄膜不能有破损,否则会导致气体泄漏,影响效果。
操作技术要求高:需要准确计算粮堆体积和用药量,并掌握管道布设和施药技术。
特性 | 整仓熏蒸 | 膜下熏蒸 |
---|---|---|
密封范围 | 整个仓房(粮堆+巨大空间) | 仅粮堆表面(薄膜之下) |
用药量 | 大(填充整个空间) | 小(减少50%-70%) |
杀虫范围 | 广(粮堆+仓房结构) | 仅限于粮堆内部 |
密封难度 | 大(门窗缝隙多,难密封) | 小(只需密封粮面) |
安全性 | 较低(空间浓度高,风险大) | 高(泄漏少,环境安全) |
环境影响 | 大(用药多,逸散多) | 小(用药少,泄漏少) |
成本 | 药剂成本高 | 药剂成本低,但初始设备投资高 |
技术成熟度 | 非常成熟 | 成熟,但相对较新 |
适用场景 | 虫害严重、空仓消毒、老式仓房 | 现代立筒仓、平房仓,绿色储粮需求 |
选择整仓熏蒸的情况:
虫害不仅发生在粮堆内,仓房结构和空间也发现大量害虫。
进行空仓消毒,为新粮入库做准备。
仓房条件老旧,没有安装膜下熏蒸系统的条件和预算。
选择膜下熏蒸的情况:
现代粮库的首选和趋势,尤其适用于高标准粮仓。
追求减药增效、绿色环保、作业安全的储粮模式。
害虫主要发生在粮堆内部。
预算允许进行一次性设备投资以换取长期的药剂和人力成本节约。
总结来说,膜下熏蒸代表了粮食储藏技术向精细化、绿色化、安全化发展的方向,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主流技术。而整仓熏蒸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方法,仍在特定场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许多现代化粮库通常会结合使用两种方法,例如在空仓时进行整仓熏蒸消毒,粮食入库后再采用膜下熏蒸进行防护。
有需要详细咨询的请联系河南创卓厂家的李经理:13333716115 0371-55661762